preceded by | |
几内亚 |
succeeded by |
几内亚from the Wikipedia | Read original article |
幾內亞共和國 République de Guinée(法語) |
|||||
---|---|---|---|---|---|
通稱:幾內亞 | |||||
|
|||||
|
|||||
国家格言:Travail, Justice, Solidarité (法语) “工作,正义,团结” |
|||||
國歌:《自由》(Liberté) | |||||
|
|||||
![]() |
|||||
自然地理(實際管轄區) | |||||
|
|||||
首都 | 科納克里 | ||||
最大城市 | 科納克里 | ||||
海岸線 | 320千米 | ||||
時區 | UTC+0 | ||||
人民生活 | |||||
人口 | 以下資訊是以2009年估計 |
||||
|
|||||
官方語言 | 法語 | ||||
官方文字 | 法語 | ||||
主要節日 | 國慶日:10月2日 | ||||
|
|||||
政治文化 | |||||
政治體制 | 共和制 | ||||
|
|||||
國家領袖 |
|||||
經濟實力 | |||||
|
|||||
國內生產總值(國際匯率) |
|||||
|
|||||
中央銀行 | 幾內亞中央銀行 | ||||
貨幣單位 | 幾內亞法郎(GNF) | ||||
其他資料 | |||||
國家代碼 | GIN | ||||
國際域名縮寫 | .gn | ||||
國際電話區號 | +224 |
「Guinée」的各地常用別名 | |
---|---|
大陸 | 几内亚 |
臺灣 | 幾內亞 |
港澳 | 畿內亞 |
几内亚(正式名稱:几内亚共和國,法语:République de Guinée)是位於西非的國家,東南接科特迪瓦,南臨利比里亞,西及塞拉利昂,北鄰几内亚比绍、塞内加尔,北和東北與馬里接壤。尼日尔河、塞内加尔河、冈比亚河在几内亚发源。几内亚本来是指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几内亚湾以北的整个地区,它来源于柏柏尔语,意思大约是“黑人的国家”。
在今天的几内亚境内过去曾有过许多帝国,它们兴旺又覆灭。1235年桑迪亚达·凯塔建立的马里帝国消灭了过去的索索帝国。马里帝国后来被从北方入侵的人消灭。1591年摩尔人入侵今天的几内亚。
从1735年到1898年穆斯林在几内亚中部建立了一个拥有宪法的国家。欧洲人从16世纪到19世纪在海岸地区从事奴隶贸易。从1850年开始法国开始对几内亚殖民,但尤其在内陆遭到顽强抵抗。
今天的几内亚的前身是一个法国于1890年建立的殖民地。首都科纳克里也是1890年创建的。
1958年几内亚通过全民公投,成为唯一選擇不加入法蘭西共同體而独立的法国殖民地,艾哈迈德·塞古·杜尔成为几内亚共和国的第一位总统。
1965年,几内亚总统杜尔以“干涉我国内政”为由,与宗主国法国断绝关系,直至1975年复交。
1970年11月葡萄牙入侵几内亚,试图支持流放的几内亚人建立一个新政府,但是失败。
1978年12月,改国号为“几内亚人民革命共和国”(至1984年4月)。
1984年3月26日杜尔逝世,兰萨纳·孔戴在一个军事委员会的支持下上台,建立第二共和国。
1990年在邻国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发生内战,许多难民逃往几内亚。有时甚至有70多万难民在几内亚境内。直到2004年几内亚境内依然有约15万难民。
1993年12月19日几内亚进行第一次民主选举,原军政府首脑兰萨纳·孔戴在这次有争议的选举中当选为国家总统。次年1月第三共和国宣布成立。国内的不安形势有所减轻,但未完全停止。1996年2月一次军变未成功。1998年12月18日兰萨纳·孔戴以54%的选票再次当选,反对党指責这次选举舞弊,数日后反对党首领被捕。
从2000年9月到2001年3月几内亚成功地阻挡了塞拉利昂和利比里亚叛军的入侵。
2001年11月通过一次有争议的全民公投修改宪法,使孔戴可以在2003年后继续当任国家总统。2007年2月9日,孔戴任命欧仁·卡马拉为政府总理[1],遭到工会及反对派反对;2月26日,孔戴改任兰萨纳·库亚特为政府总理[2]。
2008年12月23日,幾內亞政府官員宣布,幾內亞總統蘭薩納·孔戴22日晚在首都科納克裏的醫院因病去世,終年74歲。有消息稱,幾內亞軍人隨即發動政變,幾內亞政府和議會已被解散。
當天,一名叫穆薩·卡馬拉的上尉在幾內亞國家廣播電臺發表講話說,幾內亞從即日起停止一切政治和工會活動,同時成立一個由軍方和民間代表組成的協商委員會,暫時管理國家事務[3]。
几内亚位于非洲西部,北邻几内亚比绍、塞内加尔和马里,东接科特迪瓦,南界塞拉利昂和利比里亚,西濒大西洋,海岸线长352公里,面积约24.6万平方公里。地形复杂,全境分4个自然区:
几内亚沿海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内地为热带草原气候。年降水量内陆为1000~1500毫米,沿海达4000毫米。
几内亚全国划分为首都科纳克里市和七个行政区(REGION),行政区下辖省(PREFECTURE),省下分为专区(SOUS-PREFECTURE),基层行政单位为自然村或城市街道。
主要城市(2005年1月1日统计)有:科纳克里(187万人口)、恩泽雷科雷(13万人口)、金迪亚(12万人口)和康康(11万人口)。
几内亚全国有20多个部族,其中较大的有三个:富拉人约占全国人口的40%以上;马林凯人(Malinke,又称马宁加人)约占全国人口的30%以上;苏苏人(Soussou)约占16%。
几内亚最重要的宗教是逊尼派伊斯兰教。全国约87%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5%信奉天主教,其余信奉拜物教。
官方语言是法语,但此外还有许多当地部落的语言被使用。因为几内亚穆斯林自幼学习阿拉伯语,且操阿拉伯语的黎巴嫩人在几内亚占据着商业领域的半壁江山,因此阿拉伯语也较流行。
2011年7月估計的人口总数为10,601,009
年龄结构:
人口增长率为2.645%(2011年) 华人在当地的数量没有准确统计,估计在2万人左右,主要集中在首都科纳克里。[
几内亚是联合国公布的最不发达国家之一。经济以农业、矿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粮食不能自给。铝礬土、咖啡、可可和橡胶是几经济的主要支柱,但经济作物开发规模不大,难以同西非其他农业强国竞争。出口品种有限,国际收支失衡,绝大多数消费品完全依赖进口。主要进口商品为燃料,采矿和建筑设备,大米,水泥,化工产品,电气设备等。主要出口商品为铝矾土,黄金,氧化铝。
几内亚于1959年10月4日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第一个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的国家。
几内亚的文盲率高达70%,小学入学率为50%,中学入学率只有10%,大学入学率低于1%。
几内亚有两个大学,一个在首都科纳克里,一个在康康,共约6000名学生。
国庆节:10月2日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