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Dollar,香港,900银币,1866年,维多利亚女皇,维多利亚女王头像左,ONE DOLLAR HONG KONG 1866,维多利亚女皇香港1866年银币1 Dollar
重量:27.0 克 尺寸:39 毫米 材质:900 银
正面:维多利亚女王,女王的头像在左边。
雕刻师:伦纳德·查尔斯·怀恩
修订版:一元行
港币银元
1841 年,香港成为自由贸易港时,日常流通中没有当地货币。流通的是印度卢比、西班牙和墨西哥 8 雷亚尔以及中国钱币等外币。自 1825 年以来,英国政府一直推行向其所有殖民地引入纯银硬币的政策,为此,1845 年,西班牙和墨西哥 8 雷亚尔硬币的法定货币价值被设定为 4 先令 2 便士。但就像英属北美殖民地的情况一样,引入英镑硬币的尝试未能克服当地对西班牙银币体系的强烈坚持。
到 1858 年,伦敦放弃了影响加拿大货币局势的一切尝试,到 19 世纪 60 年代,伦敦也意识到了同样的道理:试图取代现有的货币体系是没有意义的。1863 年,伦敦皇家铸币厂开始在美元体系内发行供香港使用的特殊附属硬币。1866 年,香港岛铜锣湾糖街成立了一家当地铸币厂,旨在铸造与墨西哥银元和半元硬币价值相同、样式相似的香港银元和半元硬币。
然而,中国人对这些新港币的反应并不好,1868 年,香港铸币厂倒闭,损失 44 万美元。香港铸币厂的机器先是卖给了怡和洋行,后来又卖给了日本人,并于 1870 年铸造了第一批日元硬币。19 世纪 60 年代,新的英国殖民银行——香港上海汇丰银行和印度、澳大利亚及中国渣打银行——的纸币也开始在香港及周边地区流通,这些银行以美元计价。
1873年,国际白银危机导致白银对金本位货币贬值,由于美国、加拿大的银元实行金本位制,中国沿海流通的银元相对美元、加元贬值。
到了 1895 年,情况发生了变化,墨西哥银元开始短缺,香港和海峡殖民地当局都向伦敦当局施加压力,要求他们采取措施,保证银元的稳定供应。伦敦最终默许了,并颁布了法律,试图规范铸币。加尔各答和孟买的铸币厂铸造了新的英国贸易银元,供香港和海峡殖民地使用。
1906年,海峡殖民地发行了自己的银元硬币,并将其与金本位制挂钩,固定价值为2先令4便士。这是香港单位与海峡单位的分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