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兰共和国from the Wikipedia | Read original article |
坐标:53°30′0″N 7°38′0″W / 53.50000°N 7.63333°W
愛爾蘭共和國 Republic of Ireland(英語) Poblacht na hÉireann(愛爾蘭語) |
|||||
---|---|---|---|---|---|
通稱:愛爾蘭 | |||||
|
|||||
|
|||||
|
|||||
|
|||||
![]() |
|||||
自然地理(實際管轄區) | |||||
|
|||||
首都 | 都柏林 53°20.65′N 6°16.05′W / 53.34417°N 6.26750°W |
||||
最大行政區 | 科克郡 | ||||
最大城市 | 都柏林 | ||||
地理最高點 | 卡朗突奧山 | ||||
最長河流 | 香農河 | ||||
最大湖泊 | 科理布湖(愛爾蘭島最大湖泊為內湖) | ||||
海岸線 | 1,448km | ||||
時區 | 歐洲西部夏令時間,UTC+0至UTC+1 | ||||
人民生活 | |||||
人口 | 以下資訊是以2011年估計 |
||||
|
|||||
官方語言 | 爱尔兰语[2]、英语 | ||||
民族 | 爱尔兰人,包括:
|
||||
主要宗教 | 天主教 | ||||
曆法 | 西曆 | ||||
主要節日 | 聖帕特里克節 | ||||
道路通行方向 | 靠左行駛 | ||||
|
|||||
政治文化 | |||||
國家憲法 | 愛爾蘭憲法 | ||||
國家結構形式 | 單一制 | ||||
國家政權 | 共和制 | ||||
政治體制 | 議會共和制、內閣共和制 | ||||
法律體系 | 英美法系 | ||||
|
|||||
國家領袖 |
|||||
國家主要領袖(三權分立) |
|||||
經濟實力 | |||||
|
|||||
|
|||||
|
|||||
中央銀行 | 愛爾蘭銀行 | ||||
貨幣單位 | 歐元(EUR,€) | ||||
基尼系数 | 34.3 | ||||
其他資料 | |||||
立國歷史 |
|||||
國家象徵 | |||||
國家代碼 | IRL | ||||
國際域名縮寫 | .ie | ||||
國際電話區號 | +353 | ||||
現役軍人數 | 10,460(第130名)-2011 |
愛爾蘭共和國(愛爾蘭語:Poblacht na hÉireann;英语:Republic of Ireland),通稱爱尔兰(愛爾蘭語:Éire;英语:Ireland),是一个欧洲国家,欧盟成员国之一,位于欧洲西北海岸的爱尔兰岛,约占该岛南部的5/6面积。剩餘东北部的1/6面积属于英国,称北爱尔兰。首都位於愛爾蘭島東部的都柏林。愛爾蘭在2011年共計有458萬人口,是一個议会共和制國家。此外愛爾蘭也是歐洲聯盟、歐洲理事會、經濟合作與發展、世界貿易組織和聯合國組織的成員。
愛爾蘭共和國成立於1922年的愛爾蘭自由邦,結束了大英帝國的統治,獨立戰爭後簽訂了英愛條約,愛爾蘭獨立,但東北方的的領土选擇繼續留在聯合王國內,形成了北愛爾蘭。
宪法规定国名为爱尔兰,但是这个名字在外交上有时候有争议,法定以爱尔兰共和国(愛爾蘭語:Poblacht na hÉireann)來記述國家。
愛爾蘭的國家名稱,是以前聯合王國和愛爾蘭間的爭議來源。會出現這些疑慮,是由於愛爾蘭島的一部份屬於英國,也使得Ireland此名稱在英國視為不適當的名稱。1989年時,愛爾蘭共和國最高法院認為,愛爾蘭共和國當局不應該強迫明訂他國使用Ireland為正式名稱[7]。法院認為,“如果對這個國家尋求協助的等國家的法院都不願支持這項國家的憲法是正確的,但在我看來,國際公認名稱,認證權回到該等國家直到他們已經修正。”緊張關係結束後,在1998年耶穌受難日通過協定,協議解決的問題有關北愛爾蘭問題,及愛爾蘭共和國聲明放棄全愛爾蘭島嶼的管轄權其要求。之後英國接受了愛爾蘭國家名稱作為“愛爾蘭”及都柏林政府的國際協議,並使用該名稱。[8]
爱尔兰在1922年之前为大不列颠和爱尔兰联合王国的一个组成部分。1845年因為馬鈴薯欠收問題造成爱尔兰大饥荒,英國政府在能進口美洲糧食的情況下卻未提供太多協助,造成愛爾蘭人口减少了四分之一,讓許多愛爾蘭人對英國產生不滿。1919年,大多数於1918年大选中当选的爱尔兰议员拒绝在英国下议院任职,他们自行组成了爱尔兰议会(Dáil Éireann),并於1919年1月以独立的“爱尔兰共和国”的名义发布了单方独立宣言。当时,爱尔兰没有得到国际上的承认,但在英爱战争(亦称爱尔兰独立战争)后,英爱双方代表达成英爱条约,给予爱尔兰合法的自治权,即自治领地位。爱尔兰成立爱尔兰自由邦,领土包括爱尔兰全岛,但条约允许北方六郡(即北爱尔兰)不参加爱尔兰自由邦。爱尔兰自由邦宪法同时规定,爱尔兰为君主立宪制,爱尔兰国王由英国国王兼任,同时设立总督职位,议会实行两院制,成立“行政委员会”(即内阁),设立行政委员会主席职务。
1937年12月29日,爱尔兰采用了新的爱尔兰宪法(愛爾蘭語:Bunreacht na hÉireann),将国名正式定为“爱尔兰”(愛爾蘭語:Éire),设立爱尔兰总统(愛爾蘭語:Uachtaráin na hÉireann)职位,但国王继续根据成文法在国际上为爱尔兰国的象征。
1949年4月1日通过的爱尔兰共和国法案最终废除君主制,将国王职权全部交予总统,爱尔兰成为共和国。根据爱尔兰宪法第4条,“爱尔兰(Éire)”为国家名称,同时第2、3条宣称爱尔兰对北爱尔兰也享有主权(此文已於1999年废除),所以爱尔兰共和国在外交领域一般也自称“Éire”(如爱尔兰宪法、爱尔兰总统)。但由于英国对北方六郡实际行使主权,许多国家避免直接使用“Éire”字眼,以照顾北爱尔兰的立场,避免偏袒之嫌。
爱尔兰於1949年4月宣布成立共和国之后,自动退出了英联邦。(英联邦於1950年才更改规则,允许印度以共和国的身份留在英联邦之内。)虽然爱尔兰并没有重新申请加入英联邦,但是它保留了许多成员国的权利,在英國享有特殊地位。
爱尔兰於1955年加入联合国[9],1973年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即现在的欧洲联盟)。爱尔兰历届政府一直致力于爱尔兰和平统一,同时与英国合作解决北爱尔兰暴力冲突问题。爱尔兰与北爱尔兰选民於1998年所通过的贝尔法斯特协议(英语:Belfast Agreement)正在实施中。[10]
愛爾蘭總統(愛爾蘭文:Uachtaráin na hÉireann)為國家元首,任期為7年,直選產生,可以連任一屆。總統並沒有實際行政權,但在愛爾蘭國務院的建議下有一定的權力和職務,包括解散國會。愛爾蘭總理(Taoiseach)由國會提名,總統任命,一般上由第一大黨黨魁或聯合政府首領擔任。
憲法規定內閣人數不超過15人,其中上議院議員不超過2人,同時總理、副總理(Tánaiste)、財政部長必須是下議院議員。
愛爾蘭執政黨現為總理恩达·肯尼(Enda Kenny)所帶領的愛爾蘭統一黨(Fine Gael)和副總理埃蒙·吉爾摩(Eamon Gilmore)所帶領的愛爾蘭工黨。主要在野黨為愛爾蘭共和黨(Fianna Fáil)、新芬黨(Sinn Féin)和綠黨。愛爾蘭大部分主流的政黨包括共和黨、統一黨和工黨均為中間派政黨,經濟和社會政策立場相近,惟在對英國和歐盟的態度則有分歧。
愛爾蘭國會(Oireachtas)為兩院制,分為愛爾蘭上議院(Seanad Éireann)和愛爾蘭眾議院(Dáil Éireann)。
上議院實權很小,由60名議員組成,其中11名由總理提名,3名由愛爾蘭國立大學畢業生選出,3名由都柏林大學畢業生選出,43名從五個特殊職業領域(文化、農漁、勞工、工商、社會)選出。
眾議院實權較大,由166名議員組成,每個選區選出三到五名代表,代表愛爾蘭共和國境內42個選區,選舉按比例代表制用可轉移單票制(Single Transferable Vote)系統進行。按照愛爾蘭憲法(Bunreacht na hÉireann),議會選舉至少為5年一次,但總理可以向總統要求提前解散眾議院。2016年大選議席將減少8席。
選舉按比例代表制用可轉移單票制產生,包括下議院議會選舉(1921年以來)、歐洲議會選舉、地方政府選舉。
四法院,於1802年建成,是愛爾蘭的最高法院,高等法院和都柏林巡迴法院。
爱尔兰国防军(Óglaigh na hÉireann)包括陆军,空军,海军和储备国防军。军队规模小但是装备精良,有近10000名现役军人。1922年建军,国防力量分为常备部队(PDF)和后备役部队(RDF)。常备军包括陆、海、空三军,后备役部队则由陆军后备部队和海军后备部队组成。总统为武装部队最高统帅。武装部队直接由国防部领导。实行志愿兵役制,预备役期为6年,正规军服役期3年。2008年3月,爱国防部发布了《2008-2012年战略规划》,提出爱将建设能在国内外灵活部署的、保有持续的军事力量,爱坚持军事中立但支持联合国维和行动,继续支持欧盟安全与国防政策,并维持与北约良好关系,国防预算为18亿欧元。[11]
爱尔兰岛面积为84421平方公里,其中爱尔兰共和国约占70273平方公里,其余部分为英国所辖的北爱尔兰。爱尔兰岛西临大西洋,东北隔北海峡与苏格兰相望,东临爱尔兰海,东南隔圣乔治海峡与威尔士相望,南临凯尔特海。爱尔兰西海岸多为悬崖、丘陵等(最高点为卡朗突奧山(Carrauntoohil),海拔1041米)。岛内地形比较平缓,多为农田,香农河(River Shannon)为主要河流,其他重要河流如利河,同时也有几个大湖泊。岛中央河谷地区沼泽众多,盛产泥煤。愛爾蘭的外形常被詼諧地描繪成一隻可愛綠熊的側身剪影(愛爾蘭全島),主要為丘陵地形及原野,遍佈著森林及湖泊。
爱尔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冬暖夏凉。雨水非常充沛,一些地区一年有275个降水日。主要城市有位于东岸的首都都柏林、西南的科克、西岸的利默里克和高威、和东南岸的沃特福德。(参见爱尔兰城市列表) 其中在愛爾蘭島西海岸的莫赫懸崖,是全歐洲最高聳的懸崖之一,懸崖沿着愛爾蘭西海岸綿延8公里,也是愛爾蘭最重要的海鳥棲息地,懸崖上生長着許多珍稀植物品種,還是眾多電影的取景地。
大西洋的洋流與愛爾蘭的氣候息息相關,經過島嶼西岸的墨西哥灣暖流使愛爾蘭天氣溫暖[12]。由於溫帶海洋性氣候的影響下,在冬季時氣溫很少低於攝氏-5 °C(華氏25 °F),在夏季時不超過攝氏29 °C(華氏79 °F)[13]。有紀錄以來在愛爾蘭的最高溫度為攝氏33.3 °C間(華氏91.9 °F)在1987年6月26日基爾肯尼郡測得,而記錄的最低溫度為攝氏 -19.1 °C間(華氏 -2.4 °F),在斯萊戈郡測得[14]。在冬季時全島降雨較為普遍,夏季前幾個月有些微降雨。西部地區受到西南風影響下降雨較大,同時東岸及都柏林降雨最少。日照時數最高的地點在愛爾蘭島的東南部。北部與西部海岸有全歐洲最大的風場,具有風力發電的潛力。[15]
直至2011年為止,愛爾蘭共有兩處世界遺產,博因宮與斯凱利格·邁克爾島。
位於愛爾蘭東北部的米斯郡的考古集合體(博因宮),其中的紐格萊奇墓是愛爾蘭最為著名的史前墳墓之一,紐格萊奇墓大約建造於新石器時代的公元前3200年左右,至凱爾特人到來後,紐格萊奇墓被認為是他們的神的居所。博因宮在凱爾特神話中經常出現。紐格萊奇的墓室通道大約有60英尺長,通向一個有三個凹室(recess)的房間。墓室以完整的密封的拱頂支撐。覆蓋墓室的石冢大約有20萬噸重,由97塊巨石組成的地基支撐。紐格萊奇墓結合了天文學上的研究,從這個現象可以得知紐格萊奇墓的建造比埃及金字塔早約500年,比巨石陣早約1000年。這可能反映了建造者要表達新的一年的開端,或是生對死的勝利。
愛爾蘭由1973年開始成為歐盟會員國。愛爾蘭的外交政策大部份參考歐盟的外交政策,並和英國及美國保持密切和友好關係。愛爾蘭保持傳統的不結盟立場,以增加和世界主要國家的政治、經貿及文化關係為宗旨,並對落後和戰亂地區提供各種經濟及人道援助,因愛爾蘭維持維持已久的中立外交模式,所以她不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成員國,但与其有和平夥伴關係。[16]
爱尔兰共和国传统分为二十六个郡(愛:contae、英:county,不含北爱尔兰六郡),舊有的爱尔兰省份(愛:cúige),歷史上劃分成4個省份,分別為阿爾斯特省、倫斯特省、芒斯特省及康諾特省,其中都柏林地區已分为三个郡和一个城市,其他地区又设立了二个城市,2014年地方政府改革法案中規定,改為31個地方政府、26個郡議會政府,二個市郡議會政府及三個城市議會政府。以下(除都柏林地區及三市政府)的市轄區,免去市議會政府先前的系統。[17]
所以現時实际上是三十一个郡级行政区:
|
愛爾蘭的三個主要國際機場位於都柏林、香農和科克,也有許多歐洲和洲際航線的定期和包機服務。其中倫敦與都柏林之間的航線是歐洲最繁忙的國際航線,每年有450萬人在這兩個城市之間的飛行,2006年。[18][19] 愛爾蘭航空為愛爾蘭的國家航空公司,但瑞安航空卻是愛爾蘭全國最大的航空公司。瑞安航空公司也是歐洲最大的廉價航空公司,[20]在乘客數量方面是世界第二大。[21]
境內提供鐵道服務的是愛爾蘭鐵路(Iarnród Éireann),負責經營國內路線,在愛爾蘭提供乘客和貨運鐵路服務。都柏林站的主要鐵路線路中心是休士敦站和康諾利站,鏈接到全國各主要城市與城鎮。也有經營連接都柏林和貝爾法斯特的路線。都柏林市區已改善公共交通網絡,包括都柏林地區捷運,市區輕軌(Luas),都柏林巴士,和自行車出租系統(dublinbikes)。
愛爾蘭的三種主要道路類型有,高速公路、國家一級公路和國家二級公路,而區域道路和地方道路管理由地方政府管轄。主要集中在首都的道路網絡,高速公路目前正在擴展到其他城市,作為運輸21資本投資計劃的一部分。目的是在2006-2015年期間顯著擴大和改善愛爾蘭的交通網絡。都柏林為交通改善計畫的重點,如東環線和西環線收費橋樑,以及都柏林港隧道。科克市主要隧道為穿越利河的傑克·林奇隧道,另外利默里克隧道則穿越香農河。
愛爾蘭主要航空公司有愛爾蘭航空、瑞安航空、阿倫航空、城捷航空。
爱尔兰经济規模较小,主要依赖出口贸易。1995年至2000年之间,爱尔兰取得了10%的经济增长率,在欧洲名列前茅,2003年成为世界上人均GDP排名第二的国家(仅次于卢森堡),因而赢得了凯尔特之虎的美誉。农业的主导地位已被工业所取代,而工业占GDP的38%,总出口量的80%,以及劳动力资源的28%。虽然出口贸易依然是爱尔兰经济的主要支柱,但近年来国内消费额的提高以及建筑业和投资方面的复苏也带动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近十年来,爱尔兰政府以控制通货膨胀、减少租税负担、减少政府开支、提高劳动力素质、鼓励外商投资为目的,采取了一系列的经济措施。1999年1月,爱尔兰与其他11国参加了欧元区。2001年的全球经济放缓,对爱尔兰也有一定影响,高科技的出口增长率下降了一半。GDP增长率仍然较高,2001年与2002年均为6%。GNP增长率并不理想,2001年下降了三倍,2002年继续低迷。
2008年下旬的全球金融海嘯,使愛爾蘭進入連續三個月的經濟萎縮。[22]
2010年,該國經濟衰退正式結束,出口逐漸回溫。[23]但由於借款及銀行資本重整的成本顯著上升,愛爾蘭接受85億歐元的援助方案,以及來自於歐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英國,瑞典和丹麥的雙邊貸款。[24]
愛爾蘭農業與食品發展部,是愛爾蘭負責農業食品的研發中心、培訓及諮詢服務的一個半國有的權威機構。這個機構有大量縣級諮詢中心、學院及研究中心來執行其主要職能。愛爾蘭農業與食品發展部的總部位於卡洛的橡樹公園社區(Oak Park Estate)。
愛爾蘭至1999年1月1日加入歐元區。
愛爾蘭的電話話碼分配給電信業者。愛爾蘭國際電話國碼為+353,其區碼如下。
根据爱尔兰中央统计局2006年出版的人口年鉴,截至2006年4月,全国人口达到420多万,自2002年以来增长了8.1%,这是由于近年来,爱尔兰出现了一些移民,其中来自欧盟以内的主要是英国人、德国人、法国人、罗马尼亚人、波蘭人,来自欧盟以外的主要是美国人(位於美國的愛爾蘭人高達4000萬名)、尼日利亚人及華人。
总人口中98.7%为世居的爱尔兰民族(属凯尔特人),只有极少数的英格兰人(30,000)、苏格兰人(5,000)、犹太人(4,000)等外来血统。2011年普查數據顯示總人口達到4,581,269。愛爾蘭的出生率為歐盟所有國家之中最高,婦女生育率在歐洲僅次於冰島。
愛爾蘭過去最多曾有800多萬人口。但因饑荒、傳染病等高死亡率與向外遷移使人口大幅減少,時至今日,愛爾蘭的總人口僅為歷史最高峰值的一半。但與此同時,共有7000多萬愛爾蘭後裔分布於全球各地。
最多人口的市中心 | |||||||
---|---|---|---|---|---|---|---|
# | 居住點 | 人口 | # | 居住點 | 人口 | ||
1 | 都柏林 | 1,110,627 | 11 | 英尼斯 | 25,360 | ||
2 | 科克 | 198,582 | 12 | 基爾肯尼 | 24,423 | ||
3 | 利默里克 | 91,454 | 13 | 特拉利 | 23,693 | ||
4 | 戈爾韋 | 76,778 | 14 | 卡洛 | 23,030 | ||
5 | 沃特福德 | 51,519 | 15 | 紐布里奇 | 21,561 | ||
6 | 德羅赫達 | 38,578 | 16 | 納司 | 20,713 | ||
7 | 鄧多克 | 37,816 | 17 | 阿斯隆 | 20,153 | ||
8 | 斯沃司 | 36,924 | 18 | 波特勞伊斯 | 20,145 | ||
9 | 布瑞 | 31,872 | 19 | 穆林加爾 | 20,103 | ||
10 | 納文 | 28,559 | 20 | 韋克斯福德 | 20,072 |
官方语言为爱尔兰语(即本土凯尔特语)及英语。英语为绝大多数人的母语,爱尔兰语通行范围限于西海岸的一些地区,人口只有几万。爱尔兰语为学校必修科目。大多数公共标示都用两种语言书写,国家广播用两种语言进行。愛爾蘭語在語言分類上屬於印歐語系的凱爾特語族,和同屬該語族的布列塔尼語、威爾斯語、以及蘇格蘭蓋爾語有相當密切的關係。爱尔兰语是愛爾蘭共和國的官方語言,同時也是北愛爾蘭官方承認的區域語言,但北愛爾蘭使用人口只有26萬。
天主教为爱尔兰主要信仰,约占人口92%。爱尔兰是欧洲少有的几个虔诚信仰宗教的国家之一,1973年时定期弥撒出席率超过90%。天主教教义是爱尔兰社会和生活方式的基礎,离婚情况少见,人工流產則是違法的,就算是因為健康因素都無法實施。但近年宗教有衰落趋势。在1996年至2001年,人們定期出席弥撒的百份比已由60%降至48%,但仍远高于大多数欧洲国家。1990年代,天主教会也经历了一系列的性丑闻。1995年,爱尔兰公民投票以50.28%的得票率决定废止一项延续了58年的禁离婚法。
爱尔兰教会(爱尔兰圣公会,为基督教新教的一派)为第二大教,20世纪期间一直衰落,最近又有反弹的趋势,同时一些基督教的小教派以及伊斯兰教信徒也有增长的趋势。但爱尔兰的犹太教社区人口有下降趋势。
儘管全球化的力量,愛爾蘭傳統音樂仍然充滿活力,並保留了許多傳統。它影響了各種音樂種類,例如美國鄉村和根源音樂,並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現代搖滾。它也加入了其他風格,如搖滾和龐克搖滾樂。愛爾蘭在其他種類的音樂,如搖滾,流行,爵士,藍調也產生了許多國際知名的藝人。
全國各地有許多的古典音樂樂團,如愛爾蘭廣播電視表演團體。[25]
Andrew Scott
傳統的愛爾蘭菜餚以肉類和奶製品為主,蔬菜和海鮮為輔。馬鈴薯在16世紀引進後,也形成了許多傳統愛爾蘭美食的基礎。[26]
古比芝士產自愛爾蘭南部,於1980年發明,是愛爾蘭特產。古比芝士外形呈扁平的圓形狀,外殼為黃色,散發着一種強烈的氣味。古比芝士在發售前的三星期起,要每天以鹽水涮洗。
酷兒檔案館位於首都都柏林,致力於保存愛爾蘭境內的LGBT歷史文獻與藝術作品。愛爾蘭酷兒檔案館自成立以來便在愛爾蘭的LGBT研究上佔有重要的地位,因為它提供學者們豐富且完整的歷史文獻進行研究。
蓋爾式足球和板棍球是愛爾蘭最流行的兩項運動[27],是由蓋爾運動協會所推動的四大蓋爾運動當中的兩項。此外足球亦是極受到普羅大眾歡迎的運動,愛爾蘭國家足球隊亦是國家的象徵之一。 2011年歐洲聯賽決賽在5月18日舉行,在愛爾蘭都柏林英傑華體育場進行。由於歐洲足協避免球場以贊助商冠名,球場將會在決賽時改稱「都柏林球場」。
爱尔兰的国立大学,共有四所成員校,科克大學、都柏林大學、戈爾韋大學、梅努斯大學。
从维基百科的姊妹项目了解更多有关 “爱尔兰”的内容: |
|
![]() |
维基词典上的字词解释 |
![]() |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多媒体资源 |
![]() |
维基学院上的學習资源 |
![]() |
维基语录上的名言 |
![]() |
维基文库上的原始文献 |
![]() |
维基教科书上的教科书和手册 |
![]() |
維基導遊上的旅遊指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