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爾他騎士團from the Wikipedia | Read original article |
![]() |
本条目的引用需要进行清理,使其符合格式。(2015年7月23日) |
本条目過於依赖第一手来源。(2011年1月17日) |
耶路撒冷、羅得島和馬爾他聖约翰主權軍事醫院騎士團 Sovrano Militare Ordine Ospedaliero di San Giovanni di Gerusalemme di Rodi e di Malta(義大利文) |
|||||
---|---|---|---|---|---|
通稱:馬爾他騎士團 | |||||
|
|||||
|
|||||
国家格言:Tuitio Fidei et Obsequium Pauperum “捍衛信仰,救濟貧困”(拉丁语) |
|||||
國歌:Ave Crux Alba 《致敬白十字》 |
|||||
|
|||||
![]() 马耳他骑士团所在的位置 |
|||||
自然地理(實際管轄區) | |||||
|
|||||
首都 | 馬爾他宮 | ||||
中央政府 所在地 |
馬爾他宫 | ||||
時區 | UTC+1 | ||||
人民生活 | |||||
|
|||||
官方語言 | 意大利語 | ||||
主要宗教 | 天主教 | ||||
|
|||||
政治文化 | |||||
|
|||||
國家領袖 |
|||||
經濟實力 | |||||
貨幣單位 | 斯古多 | ||||
其他資料 | |||||
國家代碼 | XOM,SMOM |
耶路撒冷、羅得島和馬爾他圣约翰主權軍事醫院騎士團(意大利语:Sovrano Militare Ordine Ospedaliero di San Giovanni di Gerusalemme di Rodi e di Malta),俗称馬爾他騎士團或马耳他主权骑士团。马耳他骑士团的前身为成立于第一次十字军东征之后的一个军事组织——医院骑士团,為三大騎士團之一。该组织成立的最初目的为保护本笃会在耶路撒冷的医护设施。该组织名称来源于施洗约翰,其國家形式「位於」羅馬孔多迪大街68號,一幢佔地1.2萬平方米的大廈馬爾他宮里。
古名醫院騎士團,該組織初於1050年在耶路撒冷成立阿馬爾菲醫院,其目的是幫助及提供前往聖地朝聖的窮人與病人。在1099年第一次十字軍東征期間佔領耶路撒冷後便成為一天主教軍事修士會。在之後陸續喪失天主教聖地的情形下移至羅得島,但還是保持其主權獨立地位,之後再遷往馬爾他,該地當時是西班牙駐西西里島總督的行政中心。縱使最後騎士團遭拿破崙逐出馬爾他島,但存活下來的團員依舊繼續活動。
耶路撒冷、羅得島及馬爾他聖约翰獨立軍事醫院騎士團,較為人熟悉的名字是馬爾他騎士團,它是受國際法所接受的主權獨立天主教修道會,並於1994年8月24日成為聯合國的觀察員,但其主權地位受到一些學者的爭論[5]。馬爾他騎士團是中古世紀醫院騎士團的主要傳承者,而現在則是以宗教慈善醫療組織的形式在運作。
耶路撒冷、羅得島及馬爾他聖约翰獨立軍事醫院騎士團是正式全名,但較常稱為馬爾他騎士團。馬爾他騎士團在世界各地有許多修道院及分會,但也有部份與騎士團本身無任何關係,包括一些使用馬爾他騎士團當組織名的詐騙集團。
組織旗幟分為國家旗及代表旗。國旗是紅色長方形內有一白色十字,又叫做聖约翰旗。根據約瑟波賽(Giuseppe Bosio)所撰寫的騎士團史一書中紀錄,1130年教宗諾森二世頒布教令,參與戰爭的宗教組織均需佩有白色十字的紅色盾牌,教宗亞歷山大四世後來下令1259名獲准參戰的騎士穿上擁有白色十字的紅披風,自此之後白色十字漸成為騎士團的正式符號。現在該旗幟飛揚在位於羅馬的主權獨立機關頂端,且用於大教長或政務議會成員的官方會議上。代表旗用於修道院正副院長、六十四個國際分會及一百多個駐外機構,還有在世界各地的醫院、醫學中心及門診部、救護組織、基金會和特殊聯合單位。圖案是八角十字配紅色底,第一次使用八角十字圖案是用於第廿五任大教長維拉瑞特時發行的硬幣上。
教會徽章分為騎士徽章和代表徽章,第七十八任大教長有個人專屬徽章。正式騎士徽章圖案是八角十字位於紅色橢圓形內部,周圍被玫瑰經圖騰包圍,最外圍是皇家布幔及頂端有個皇冠。該徽章用於修道院正副院長、國際分會及駐外代表機構。另一個徽章是用於遍佈世界各地的醫護人員及人道援助工作者,圖案是一個白色八角十字位於紅色盾型內。
馬爾他騎士團為一宗教及慈善性質且受國際法承認之主權實體(Sovereign Entity),該組織被賦予發行自己的護照、郵票、貨幣、公共建築及司法獨立等權利。憲法由騎士團憲章及騎士法規所組成,現行憲法是1997年修改過的版本。
其政府係由以下機關所組成:
馬爾他騎士團有其極為特殊歷史,現世也處於非常態的情況,一般說來,將馬爾他騎士團視為一主權實體,應該比定位為一個國家更恰當。騎士團在羅馬,擁有兩棟建築,享有治外法權。其一為總部馬爾他宮,是大教長官邸及政府行政中心。一為馬爾他部,主管者為羅馬修道院院長,該部是馬爾他騎士團外交部,也是马耳他骑士团驻意大利兼駐教廷大使館。
馬爾他騎士團不像教廷還擁有梵蒂岡城,自1798年失去馬爾他島後,騎士團就一直沒有屬於自己的領土。聯合國並未將其分類為正式會員國家,而是將其視為長期受邀之實體與國際組織。像是國際電信聯盟有將準司法獨立實體如聯合國及巴勒斯坦排進国际呼号系列划分表,但是馬爾他騎士團卻沒有,最後國際電信聯盟將其畫出國家分類,並給予非官方性的無線電臺呼號1A0。
雖然大部份的學者均接受國際法對馬爾他騎士團主權獨立地位的解釋,而馬爾他騎士團也享有派駐特命全權大使之權利,但在德國國際法學專家溫格勒博士(Dr. Wilhelm Wengler)所著的國際法(Völkerrecht)一書中指出,拒絕馬爾他騎士團派遣的大使等於是承認其為國家地位。教廷於1953年曾宣佈馬爾他騎士團為以神之名之功能組織,因此事實上騎士團應該是相對於海外領地之地位。
馬爾他騎士團在外交上以推動人道救援為主,而騎士團透過目前分佈在全球一百多個國家以上的合法機構實行此目標。在國際政治範圍裏,騎士團持中立、公正及非政治化的態度參與相關事務,也因此騎士團能在受一國請求調停爭議時,扮演好調停者的角色。近年來騎士團在外交領域呈穩定成長狀態,目前在一百多個國家設有大使館及分會。
<ref>
标签;未为name属性为M13000
的引用提供文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