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马来半岛。银币 2 Stuiver。
面额:仿制 2 Stuiver 编号:KM-59 铸币年份:1745 年,可能于 1834-1836 年左右由马来半岛登嘉楼区的新加坡商人铸造。
直径:19毫米
材质:银
重量:1.4克
由新加坡商人于 1834-1836 年间引入,并于 1844 年被取缔。代币硬币有据可查,但我们找不到以泽兰省名义铸造的其他任何硬币。这很可能是一个未公开的例子!
登嘉楼(马来语发音:[tərəŋɡanu];爪夷文:ترڠڬانو,登嘉楼马来语:Tranung、Ganu、Teganu、Ganung、Teganung),以前拼写为 Trengganu 或 Tringganu,是马来西亚的一个苏丹国和联邦组成州。该州也以其阿拉伯敬语 Dāru l-Īmān(“信仰之所”)而闻名。沿海城市瓜拉登嘉楼位于宽阔的登嘉楼河河口,既是该州和皇家首都,也是登嘉楼最大的城市。登嘉楼州海岸附近有许多岛屿,例如热浪岛。
关于“登嘉楼”这个名字的起源,有几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这个名字的起源是 terang ganu,马来语意为“明亮的彩虹”。 另一个故事,据说最初由登嘉楼第九任苏丹巴金达·奥马尔讲述,讲述了一群来自彭亨的猎人在现在的南登嘉楼地区游荡和狩猎。其中一名猎人发现地上有一颗巨大的动物獠牙。同伴问这颗獠牙属于哪种动物。猎人不知道是什么动物,只是回答说是 taring anu(马来语:‘某种动物的獠牙’)。后来,这群人带着大量的野味、毛皮和檀香木回到了彭亨,这让他们的邻居们印象深刻。他们问猎人他们的财富是从哪里来的,猎人回答说是从 taring anu 的地方来的,后来那里演变成登嘉楼。当登嘉楼受暹罗人影响时,它被称为 Trangkanu(泰语:ตรังกานู)。登嘉楼人通常将 Terengganu 发音为 Tranung 或 Ganu。
马来半岛(马来语:Semenanjung Tanah Melayu)是东南亚的一个半岛。该半岛大致呈南北走向,其末端是亚洲大陆的最南端。该地区包括马来西亚半岛、泰国南部和缅甸最南端(高当)以及城邦新加坡,新加坡是马来人(南岛民族)的原住民或历史上的居住地。
蒂蒂旺沙山脉是丹那沙林山脉的一部分,构成了半岛的脊梁。它们构成了中央山脉的最南端,从西藏穿过克拉地峡(半岛最窄处)进入马来半岛。马六甲海峡将马来半岛与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分隔开来,而柔佛海峡将南海岸与新加坡岛分隔开来。
马来语“Tanah Melayu”一词源于“Tanah”(土地)和“Melayu”(马来人)两个词,因此意为“马来土地”。该词出现在各种马来文献中,其中最古老的文献可追溯到 17 世纪初。该词在《Hikayat Hang Tuah》中经常被提及,这是一部著名的经典故事,与马六甲苏丹国的传奇英雄有关。文献中的“Tanah Melayu”一贯用来指马六甲统治下的地区。
16 世纪初,葡萄牙药剂师托梅·皮雷斯(Tomé Pires)曾于 1512 年至 1515 年居住在马六甲,他写下了一个几乎相同的术语,Terra de Tana Malaio,他指的是苏门答腊岛的东南部,被废黜的马六甲苏丹马哈茂德·沙阿在此建立了流亡政府。17 世纪葡萄牙历史学家埃马努埃尔·戈迪尼奥·德·埃雷迪亚(Emanuel Godinho de Erédia)的记述指出,马六甲地区北部被安达曼海包围,中部是整个马六甲海峡,南部是巽他海峡的一部分,东部是南中国海的西部。
在马六甲建立之前,古代和中世纪的各种外国文献中都提到过马来半岛。据几位印度学者称,古印度文献《风往世书》中提到的“Malayadvipa”(“山岛大陆”)可能指马来半岛。另一份印度文献,布里哈迪斯瓦拉神庙南墙上的铭文记录了“Malaiur”一词,指的是马来半岛的一个王国,该王国“有一座坚固的山作为城墙”。托勒密撰写的希腊文献《地理学》将金泽半岛的一个地理区域称为“Maleu-kolon”,该术语被认为源于梵语 malayakolam 或 malaikurram。而中国元朝编年史中则提到了“Ma-li-yu-er”一词,指的是马来半岛的一个国家,该国家受到兰甘亨国王统治下的素可泰王国向南扩张的威胁。同一时期,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提到了马劳尔,称它是一个位于马来半岛的王国,可能与元朝编年史中提到的马劳尔王国相似。
20 世纪初,在马来民族主义兴起的过程中,“马来亚土地” (Tanah Melayu) 一词被半岛的马来人广泛使用,以描述将半岛上的所有马来州统一为一个马来国家,尽管这一愿望在 1948 年马来亚联邦 (Persekutuan Tanah Melayu)(马来语,意为“马来亚联邦”)的成立后基本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