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文中,人民币是许多现代中国货币的基本单位。元和人民币之间的区别类似于英镑和英镑之间的区别。
人民币的符号也用于指代日本和韩国的同源货币单位,并用于翻译货币单位美元;例如,美元在中文中被称为“梅元”或“美国元”。当在现代外汇市场的背景下用英语使用时,中国元最常指人民币。
人民币在中文中的字面意思是“圆形物体”或“圆形硬币”。清朝时期,人民币是圆形银币。
最早发行的是广东造币厂生产的银币。其他地区造币厂于 1890 年代开业。中央政府于 1903 年开始以人民币货币体系发行自己的硬币。从 1890 年代起,几家地方和私人银行以及帝国政府设立的银行开始发行人民币面额的纸币。
革命后,许多地方、国家和外国银行发行了货币。尽管省级铸币大多在 1920 年代结束,但省级银行继续发行纸币直至 1949 年,其中包括 1930 年开始发行的共产党纸币。大多数发行的供全国使用的纸币上都印有“National Money”字样,一些省级银行也是如此。其余省钞上均印有“本币”字样。这些货币以不同的汇率与本国货币发行流通。
20世纪30年代,由于日本侵略者的活动,中国出现了多种新货币。先前存在的国家货币人民币仅与国民党政府联系在一起。 1935年,国民党政府实施货币改革,限制货币发行给四大政府控制的银行:中国银行、中国中央银行、交通银行和后来的中国农民银行。禁止银元流通,禁止私人拥有白银。代替它发行的纸币被称为“fǎbì”或“法定货币”。改革后,一系列新的贱金属硬币于 1936 年开始生产。
1930年至1948年间,中国中央银行也发行了以海关黄金为单位的纸币。这些货币在 20 世纪 40 年代与人民币一起作为普通货币流通。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和随后的内战期间,国民党中国遭受恶性通货膨胀,导致 1948 年推出新货币——金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