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币(中文:wén)是公元前 2 世纪至公元 20 世纪中国和东亚的一种硬币。
传统上,中国的钱币是用铜、黄铜或铁铸造的。 1800 年代中期,硬币由 3 份铜和 2 份铅制成。铸造银币定期生产,但相当罕见。铸造金币也已知存在,但极为罕见。
十九世纪,许多当局发行了以文计价的硬币,包括帝国政府各部门(税务局和公共工程局)以及省级当局。钱币大多为1文面额,也有5文、10文、50文、100文、200文、500文、1000文面额的硬币。人民币问世后,铸造了1、2、5、10、20文等面值的硬币。
历史中国的钱币起源于农具和农业剩余物的易货贸易。公元前1200年左右,较小的代币铲子、锄头和刀子开始被用来进行较小的交换,这些代币后来被熔化以生产真正的农具。这些代币本身被用作交换媒介,被称为黑桃钱和刀钱。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标准圆形钱币被开发出来,最常见的形式是中央有方形或圆形孔的圆形铜币,这是典型的现金。这个孔使硬币能够串在一起以创造更高面额的硬币,由于硬币价值较低,人们经常这样做。一串现金中的硬币数量随时间和地点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但通常为 1000 枚。一串 1000 枚现金应该等于一两纯银。被称为飞行现金的纸币等价物有时会显示适当数量的现金硬币串在一起的图片。
朝鲜人、日本人和越南人在第二个千年后半叶都铸造了自己的铜钱,与中国使用的铜钱类似。
最后一枚中国现金硬币是在 1911 年清朝宣统皇帝统治时期铸造的,而非铸造的。直到 20 世纪中叶,这种硬币一直在中国非正式使用。越南纸币的铸造一直持续到 1933 年。
铭文和面额最早的现金硬币的标准面额理论上是根据硬币的重量计算的,如下:
100粒小米 = 1 zhu
24 柱 = 1 两
最常见的面额是 1/2 钱和 5 诸钱,后者是中国历史上最常见的钱币面额。
公元666年,新的重量制度开始生效,“锄”被“锏”取代,10锏等于一两。狼牙棒的面额如此普遍,以至于中文“钱”一词逐渐被用作钱的通用词。其他传统的中国计量单位,即两的较小单位,也被用作现金硬币的货币面额。
绝大多数钱币没有具体指定面额,而是带有发行皇帝的年号和诸如通宝(意思是“通用货币”)或“忠宝”(意思是“重通货”)之类的短语。
大清帝国(1644-1911)的钱币正面一般有皇帝年号和通宝,背面有满文和汉文铸造的铸币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