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登(大公国),腓特烈一世,5马克金币。 铸造日期:1877年 铸币厂:巴登(G) 面额:金质5马克 参考:KM-266材料:黄金(.900) 直径:17毫米 重量:1.99克 正面:左侧为巴登大公腓特烈一世的络腮胡子头像。下方为铸币厂首字母(G)。文字:FRIEDRICH GROSHERZOG VON BADEN 反面:德意志帝国王冠上方为胸前左视鹰徽,带盾牌。文字:DEUTSCHES REICH 1877 * 5马克 * 巴登大公国(德语:Großherzogtum Baden)是德国西南部莱茵河右岸的一个历史国家。它存在于 1806 年至 1918 年之间。巴登大公国一直是个主权国家,直到 1871 年加入德意志帝国。1918 年革命后,巴登成为魏玛共和国的一部分,成为巴登共和国。巴登弗里德里希一世大公(Frederick Wilhelm Ludwig)(1826 年 9 月 9 日 - 1907 年 9 月 28 日)于 1856 年至 1907 年担任第六任巴登大公。弗里德里希一世于 1826 年 9 月 9 日出生于卡尔斯鲁厄。他是利奥波德大公(1790-1852)和他的妻子索菲大公夫人(1801-1865)的第三个儿子,索菲是瑞典国王古斯塔夫四世阿道夫的女儿,生来就是瑞典公主。 1852 年,他的父亲去世,他的兄弟路德维希二世继位,他成为了大公国的继承人。由于他兄弟的精神疾病,他于 1852 年至 1855 年担任巴登的临时摄政王,并于 1856 年获得大公头衔。他的兄弟路德维希二世于 1858 年去世。他被认为是君主立宪制的相对自由的支持者。在他统治期间,巴登引入了民事婚姻的选择,并于 1904 年直接选举巴登议会下院议员。